2017年5月18日星期四下午2时半,行政学院“挑战杯”的经验交流座谈会在行政学院会议室召开。出席此次座谈会的有李桂英教授以及行政学院全体老师。
会议由李桂英教授主讲,李桂英教授早在2009年就与“挑战杯”结下不解之缘,当时指导的是2006级中文系的学生朱赫主持的《立体停车场》和《室内吸烟亭》两个项目,项目出发点很好,可执行性也强,于是这两个项目李桂英就一直跟进,期间不断修改、指正,凝结了很多的心血,最后,获得了国家级的奖项。今年“挑战杯”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活动中人文社科类入选项目共13项,我院就占7项,其中李桂英教授所带项目5项。如此高产的比例,李老师是怎样做到的?会上李老师也给出她历年积累的经验:
一、带“挑战杯”最重要的是——团队。要把有能力,有创新,有想法的学生发动起来,让这样优秀的学生能够攒成一股劲,相互交流,思维碰撞才能有创新的火花。
二、好的选题是必不可少,要符合当下局势,突出社会问题,也要有实践的可行性。这次入围的一个作品《透视网络直播——关于当前我国网络直播产业发展状况的调查报告》这就是针对网络直播里乱象丛生的社会问题与现象做出的调查。做课题不能只在纸上谈兵,也要做到亲力亲为,学生去采访网络主播来总结问题。《有关少数民族大学生的文化适应性》这一课题就是我观察我校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学习状态而联系到民族文化的问题。《大学生中华优秀文化教育状况的调查研究》也是根据教育部对传统文化的重视而提出的课题。
三、教师要保持高昂的工作热情。教师对活动的重视,有着积极性,这才能发动大家积极投入活动,引导学生搞学术研究,现代大学生在大学,尤其是作为文科类的大学生,实践能力远不如理科生,那么,我们就要提高学术研究的能力,培养缜密的逻辑思维能力。
四、吃大苦,耐大劳。学生跟着老师搞学术研究,这其中必定是要吃不少苦,但吃苦也是为了学到更多的知识,扩充自己的知识面,所以学生的利益教师也会全面考虑。每当有学生想要放弃,我都会用最平实的道理鼓励他们,努力是不一定会有结果,但我们是要有这样的经历来丰富自己的经验,积累经验是我们看重的关键,成功也不是一蹴而就的,一次不行,就第二次,二次不行就三次。积累了坚实的经验,付出了百分百的努力,还怕到不了成功的彼岸?如今社会,沧海横流,才方显英雄本色!
最后,系主任刘佳作了总结。刘老师指出李桂英老师的经验已不仅仅是有关于“挑战杯”了,这种“挑战杯”精神也不仅仅是参与活动的学生才需要具备的。其实,在参加活动的整个过程中,学生能够通过老师的指导而成长,老师则是手把手的教,学生科研能力的提升是像李桂英这样的老师在背后做出的无私贡献。
采写人:叶婷
审稿人:刘佳
摄影:刘佳岐